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节 (第5/6页)
人,岂能抵得过这么多人。 外面忽然又安静了下来,整座大殿显得尤为紧张,所有人目光都往坐下的几位皇子望过去,是太子还是端王? 直到太子拂了拂衣袍,恭恭敬敬站了起来,行礼道:“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事到如今,永隆帝居然脸色如常:“太子,今日乃是你皇祖母的千秋寿宴,有事等明日朝会再议也不迟。” “皇祖母请恕孙儿唐突,只是父皇先前一直病重,不曾上朝,儿臣的折子递到御前,也不得回复。所以孙儿也是无法,才不得不借着今日的机会,直接进谏。” 大殿上除了永隆帝和太子两人,其余皆是,噤若寒蝉。 看似平静的对话,却只透露了一个消息。 太子要反了。 两相对峙,永隆帝终于开口说:“你要启奏何事?” 皇帝这是在拖延时间,锦衣卫负责皇上的安危,指挥使尹晋就在近处,不管外面如何,只要尹晋及时赶到,就能带着自己及时避到密道。 皇宫之中有专门的密道,只要躲在此处,等到进宫勤王的军队一到,太子造反便是败了。 太子冷声说:“先前有一扬州士子在登闻鼓下递了状纸,我想他的状纸,父皇一定没看过。所以今日我便要举荐一名扬州士子,亲自揭露我大晋朝最大的蛀虫。” 说完,从殿外走进一个书生,只见他头发凌乱,衣袍脏破。 可是他一入殿,却丝毫不惧怕,朗声高喊:“皇上,请您为扬州枉死的伸冤。端王指使扬州知府张俭,征用流民私开铁矿,枉顾那些流民的性命,致使无数人死在铁矿山中。端王还私底下打造兵器,扬州铁匠尽数被他征集,如有不服者,动辄便是丢了性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