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之我是弄潮儿 第61节 (第3/10页)
叫做包地种菜,叫做冬天大棚种菜,叫做养殖场。 魏涛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并且在今天合作都谈成了,还跟乡里面提出,就在我们包下来的地附近,一座山的脚下,那里有一个水泡子,他表示要承包下来。 租赁了这么多地,养殖基地后续还会给乡里带来很多的好处,这块不是农用地的地方,乡里大手一挥,很便宜的价格就包给了魏涛,签合同的时候,有一些弯弯绕,不是坑魏涛,是帮助魏涛合理租赁这片地方,让他以最低的价格,拿到这片地方二十年的使用权。 “这里咱们的养殖基地,慢慢也必须弄一弄道路,那也不差这一点距离,到时候直接通到省道,弄个度假山庄,垂钓园,附近山水都有,花不了几个钱,盖一排小平房,火炕东北铁锅炖,冬天吃铁锅炖玩雪,夏天钓鱼采摘,跟我们前面草莓大棚,可以形成呼应。我也就是有这么个想法,一年没几个钱,二十年使用权咱也不用一次交齐,到时候看。” 第108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农户的事,等我们一切走上正轨了,再让他们进场。” 关于农户现阶段不可能拿钱入场这件事,刘大龙到是跟魏涛有一样的见解。 既然在这兴隆乡弄养殖基地,必然的离不开当地居民,他们支持就容易成事,他们反对闹事就容易坏事,无论是冲哪一方面,都必须将他们纳入到这养殖基地的赚钱体系里。而等到第一批产品售出无疑是最佳的开放通道时机,到那时,尽是感恩戴德。 人熟为宝。 落户当地,如果无法与当地的居民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链,只想着占便宜,或是觉得我在你们这开发就是对你们的好,那就错了,你不让他们见到真金白银的收益,潜移默化的改变根本不足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