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9 (第3/4页)
靖西王又道:“请陛下免了他的流放之罪!” 众人停下了说笑,不约而同地朝青袍男子望了过去。昌平公主正在慢悠悠地喝茶,也跟着漫不经心地抬眼一看。 手中的茶杯便滑出了手。 鲜红釉的瓷杯滚落下来,幸而金砖地上铺着绒毯,没有弄出太大的声响。但茶水都泼了出去,沾湿了昌平公主秋香色的下裙。 宫女上前,低声问询道:“公主?” 昌平公主摆了摆手。她那样胆大招摇的人,此刻却微微颤着手指。 梁宣也愣了一下,透过天子冕旒看了一会儿,终于认了出来,“你是卫辙?” 青袍男子拱手行礼,道:“正是罪臣。” 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 如宋如锦这般年轻的兴许没听过这个名头,但稍年长些的都对卫辙其人记忆犹新——他出身定国公府,十五岁那年弃明经考进士,金銮殿奏对,侃侃而谈出口成章,先帝当场点为状元,除翰林院学士。 那是永平十一年——五年前的事了。 世家子弟大多安于祖宗荫庇,鲜少能像卫辙那样靠自己挣一个官身,一时人人赞不绝口。加之卫辙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状元及第之后,走马观花绕城一游,名动盛京。不知有多少主母看中了他,想让他到自家来当东床快婿。 可惜卫辙其人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也没有春风得意多久,定国公府便牵连了一桩贪军饷的旧案,阖府均被抄没,这个新近的状元郎也遭了无妄之灾,跟随老父长兄一起流放西北,充为末等兵士。 这么多年过去了,谁能想到卫辙还能安然无恙地回来? 在座的勋贵夫人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