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四十章 重职不唯亲,完胜天下惊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重职不唯亲,完胜天下惊下 (第8/9页)

”的将军封号,擢拔群士、笼络人心。

    刘备打的是什么小算盘呢?

    将军名号,除了可以收拢人心,另有“自抬身价”的作用,为称帝劝进做准备。

    刘备入川之始,诸葛亮便对刘巴说“主公收合文武、欲定大事”,即指篡代称帝之事。换言之,刘备称汉中王(219)、称皇帝(221)的计划,实际是前后手。

    亮曰:“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零陵先贤传》

    这就需要“劝进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历地位。最好是前朝的三公九卿;至少也得是个将军、尚书。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如果“劝进者”是一群县令、县长,那就显得“新政权的格局”太过猥琐,没有朝气,好似“割据小朝廷”一般。

    因此,刘备称王时(219),便需要手下地位尊贵、至少也得是杂号将军。刘备称帝时,需要的便更多。

    这也能解释为何廖立、李严初受的将军号,班在五校尉之下(214);但刘备晋位汉中王之后(219),便直接滥封了“四方将军”(关张马黄)与尚书令(法正)。

    这是因为称王(219)仅仅是称帝(221)的前奏。称王的劝进者,杂号将军即可;称帝的劝进者,非重号将军不行。

    个中道理显见。

    旧社会里要推举个县长,只需县里的地主大户、流氓恶霸即可。但推举个市长,“县级大户”便显得轻了,非得城里的商会头子、保安团长不可。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这也是《汉中王劝进表》中,群臣上书中“海内英雄望风归附,可惜刘备爵号不显”的政治隐喻。

    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刘备)爵号不显,九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