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_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1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104节 (第3/9页)

  然而能叫皇帝力排众议写到会试最后一题的,岂会如此简单?

    皇帝在朝中?根本没有隐瞒,最后一题所有言否者都注定落榜,言辞含糊中?立者,再凭其他作答情况排名?,唯有言之凿凿写出行商与入仕并不冲突的,方有可能更进一步。

    今春会试考生共计九百余人,阅卷官挑花了眼,最后也?只挑出不足五十份最后一题满足皇帝要求的,刨去?前面答得实在太惨不忍睹的,最后只余下?三十二?份。

    因着皇帝说过他要亲自阅览最后一题作答情况,其实间接也?表明了会插手?会试排名?。

    毕竟能叫皇帝青睐的答卷,阅卷官岂敢不录?

    总之今年会试,从出卷人到阅卷官,皆是心神俱疲,头一次羡慕起监考官的简单来。

    主阅卷官本以为,他们精心挑选出的三十几份试卷,不说字字珠玑,好歹也?是能入皇上慧眼的。

    哪成想头顶纸张翻阅的声音越来越大,翻页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皇帝更是时?不时?发出一二?轻啧声,听那动静,实不像满意的。

    主阅卷官的汗一下?子就落下?来了。

    过了不知多久,却听头顶的动静忽然慢了下?来,主阅卷管大着胆子抬头看了一眼,却见皇帝正举着一份答卷,在烛火下?看得格外仔细,那始终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看至最后,竟是放声大笑:“好!另辟蹊径,言之有理!这才是朕需要的人才!”

    如此高的评价着实让主阅卷官惊了。

    这回阅卷的官员都是在官场浸yin十几年的,基本都是出身士家,最不济也?是农家子,对商户自存了偏见。

    因着这份偏见,他们实在看不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