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涤魑魅除魍魉_第五十八章 做点实事百姓不会忘记(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做点实事百姓不会忘记(中) (第5/5页)

远的影响。多年以后,许多老百姓还能非常熟练地背出这首顺口溜:“小胡同,三尺宽,坑坑洼洼在中间。白天走路总绊脚,晚上睡觉心胆寒。霹雳一声震天响,三十六棚百姓笑开颜。”

    从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这段顺口溜中,不难看出老百姓对三十六棚改造流露出的喜悦和自豪,无不表达出对埠头公仆的感激之情。这是发自内心的,是伪造不出来的。

    果然,庄建红芳心大悦,就像单田芳说评书般讲了起来:“话说三十六棚,得从翻天覆地的那一年说起。那一年,埠头当官的干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就是动工改造三十六棚!三十六棚改造,那可是埠头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危房改造工程。以前埠头盖居民楼都是一栋一栋地盖,像这样整体大面积地改造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要想盖房子就得有钱呀,这才引出了一段铁路、建设和房产部门共同出钱……”

    海哥也曾说起过三十六棚改造的往事。三十六棚改造一期工程进展飞快,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并交付使用。老百姓每户的平均面积由拆除前的二十三平方米,增加到四十七平方米。更让老百姓高兴的是,新建小区内设有集中采暖锅炉房,室内均设有上、下水、暖气等设施。住宅楼建成后,因房屋质量好、服务设施齐全,成为埠头最好的民宅。

    庄建红双眼放光的感叹道:“三十六棚老百姓的住房由破烂不堪的棚户区,摇身一变成为埠头闻名的高档住宅区,一下子出了名。一些别的地方的老百姓十分好奇,特意赶去参观。呵呵……我和我妈就去过她的一个老姐妹儿李姨家串门儿。住上了楼房、用上了暖气的李姨老自豪了,李姨说他们那些动迁户们搬家前儿全都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就像过年似的。战哥,你说埠头那些当官儿的是不是功德无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