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_446、文化改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6、文化改组 (第4/5页)

林,史皇帝摇摇头,对身边的几个宰相说。

    今天难得休息,加之老父亲史彦超运气好猎到一头鹿,他家也吃不完,又没冰箱,干脆叫几个关系好的宰相过来搞点大餐。

    宴会上喝得差不多便讨论起以后如果打下辽国之后,契丹人好不好统治的问题。

    众人都很悲观,觉得契丹人可能就和当初的匈奴人,突厥人一样难以对付,也不好统治,需要做好长期拉锯,反复战斗的准备。

    放而史从云却是比较乐观一些的,他觉得只要打下来上京,对契丹人的统治不说简单,也绝不会像当初匈奴人,突厥人那么难。

    道理很简单,因为契丹人“崇佛遵儒”已经很多年了。

    众人不明所以,史皇帝这才说了他们都不懂孔子的话。

    其实孔子的到底什么意思,别说千余年之后的如今,就在孔子死后就有各种各样对儒学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各方说法不同,但儒学的一个精神却很重要,也是使得后世的只要尊奉儒学的文明都及具凝聚力和强大的侵染性的原因。

    众人不解他的话,史皇帝也懒得跟他们解释,心里却是很清楚的,只要契丹人继续尊儒,让他们继续汉化,以后打过去就越发容易统治。

    孔子的思想核心从一个小故事中便看得很清楚。

    又一次子贡对孔子说:“管仲不是仁人吧?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没自杀,却又做了桓公的相。”

    孔子回答:“管仲辅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匡正了天下,人民到如今还受到他给的好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