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4 (第4/4页)
铭说。 第133章 友谊地久天长 遥想当年,陈越铭下岗的时候四处借钱,想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根本就没人搭理的。 好不容易陈骁的爷爷摸了几百块钱养老金出来,陈越海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 陈越海嘴上说的是,陈越铭主动要求下岗,自己犯傻就不要连累别人了。实际上,无非也是怕陈越铭借了这笔钱不了了之,到时候分遗产不就少了几百块吗? 后来,陈越铭靠着张榕的工资摆上了地摊,卖拖鞋、卖玩具…… 两三年后又学了门揉面炒料的手艺,开起了面馆,稳住了脚跟。 这么多年来,陈越铭也没抱怨过当初陈越海阻挠自己借钱的事,事情淡化之后,大家还是好兄弟。 不过,陈越海现在反过来找陈骁借钱,这事儿就得考量考量了 首先,这笔钱的金额太大。这个年代的四五十万,你不是修农家乐,你是要修一座桃花岛过上黄老邪的生活呀。老子辛辛苦苦这么多年还没来得及享受呢,你凭什么呀? 其次,论亲疏。大家是亲戚不假,可是亲戚之间也要讲个感情深浅。像陈越海这样的,陈骁借他个两三万还行,超过十万想都别想。 最后,陈越海本身是个眼高手低的人,成不了大气候。 记得前世的陈越海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每当堂妹陈亦云开学之际,就是他们老陈家弹尽粮绝之时。在2008年左右,陈越海迎来了人生第一春——拆迁。他拿着二十多万拆迁款,说要干一番大事业,于是请客吃饭,请客吃饭……最后生意一单没做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