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1、所谓上策 (第2/4页)
,祢衡大为不满,先前对王政的那点好感登时荡然无存,便是一声冷哼一声。 心中想着,竖子,你既如此怠慢于我,那便无需多言。 刚要起身拂袖而去,脑海中却突然掠过当日所见惨像,刚做出的动作立刻便停滞了下来。 祢衡,你背负血亲之仇,不可再如往日轻狂任性了! 这般想着,祢衡咬了咬牙,再次重新坐下,望向王政,缓道:“所谓上策,不过七字耳。” “哦?” 王政故作不知对方之前的犹豫,只是淡定地摆出一副倾听状:“愿闻其详。” 祢衡凝视着王政,一字一顿道:“解危救困,在衡也。” 在衡也? 王政先是愣了一下,一时竟是没反应过来。 直到看着对面书生一脸的傲然自信,才反应过来。 你丫是真狂啊! 说了半天,还是在吹嘘自己啊。 “先生当真是气魄惊人啊。”王政呵呵一笑,拍掌击节,故作赞赏地问。 “既是解危救困,倒想先请君解惑,本将之危困何在?” “徐州者,兵家兵争之地也。”祢衡道:“将军既欲谋取徐州,自然便会四面受敌。” “哦,说来听听?” “一者在徐州陶谦。” “陶谦身为徐州牧,有保境安民之责,如今将军率兵入境,连取六城,陶谦未动只是因去年败于曹cao,如今要恢复元气,但短则数月,长则也最多不过入秋以前,必会出兵来击。” “二者在北海孔融。” “于私,其与陶谦交好多年,情谊深重;于公,其为社稷忠臣,孔圣之后,所以不管于公于私,孔融也不可能坐视将军和黄巾军继续做大,也必会派兵入徐州。” “三者在扬州袁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