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0、四方皆动(下) (第4/5页)
留郡。 郡守府后苑。 今日秋高气爽,太守张邈正在此举行一场宴会。 宾客人数不多,不过三五成群,皆是青衣白袍,清雅俊逸。 妙口温言,郎朗话语,论典引经,滔滔不绝。 “绮袖丹裳,蹑蹈丝扉。盘跚蹴蹀,坐起昂低。和畅善笑,动扬朱唇...” “伯喈公此作,情辞之优美,令人心神皆醉啊。”一个青年点评,满脸敬慕。 “我倒是更欣赏伯喈公的述行赋。”另一人青年也曼声轻吟:“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悟卫康之封疆。迄管邑而增感叹兮,愠叔氏之启商。” 伯喈公,正是蔡邕,举世皆知的名臣大儒,通经史、善辞赋,更通晓音律书法。 当真是才华横溢,风雅超群。 这样的一位出名的本地人,自然令陈留人全郡引以为豪,时刻挂在嘴边。 “伯喈公世间大才,却因言获罪,天不假年...”张邈忍不住感慨万千:“惜哉,痛哉。” “诸位,且满杯,吾等共敬伯喈公。” 话音落,自有婢女持壶上前,众人同时举杯,一口饮尽。 这时,一个面容清癯文士的突然一声慨叹。 “公台,且莫太过伤心,王允逼死了伯喈公,却也落的身死族灭。” 张邈以为对方对蔡邕之死难以释怀,主动出言劝慰:“可见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吾并非因伯喈公早逝而叹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