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7、君有器,妾无名(完) (第1/5页)
听到刘备的询问,关羽只是摇了摇头表示不知,张飞却是叹了口气: “今日子义未曾出现筵席,想必是去意已决了。” 听到这话,关羽和刘备同时一惊。 要知他兄弟三人此次星夜驰援来救北海,可是出动了三千精兵。 对此时的平原令来言,说是倾巢而出都不为过。 能对一个素未谋的孔融这般用心尽力,刘备起初可不是冲着那所谓“孔北海”的虚名。 刘备何许人也? 虽以仁义著名,更在未来很长一段的时间里依托着正统的“皇叔”名号四处溜达,刘备却必谁都更为清楚。 虚名者,若不能化为实利,那便只是无用之物。 救孔融能得什么? 赌上全部家底,难道只为在筵席上得对方一长揖,一美言? 骨子里同样很务实的刘备,其实愿意出兵,全是因为太史慈!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太史慈让刘备对孔融,出现了误判。 遥想当日一幕,太史慈单枪匹马杀到平原,堂上拜见刘备时已是一身的血迹斑斑。 刘备惊诧之下,第一句问的是“足下何人?”,随后接踵而至地却是“君何以突围?” 在刘备看来,已被三万黄巾贼寇团团围堵的北海,他实在好奇此人是如何出城的... 听道太史慈“三日出城之计”时,刘备击节而赞,随后太史慈在具体突围上却是寥寥数语言简意赅。 但久经沙场的刘备三兄弟,已能在脑海中勾画出那般壮阔的场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