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9、寿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寿春 (第2/9页)

于防守状态。

    若要守住江南半壁,最重要的便是守住长江,而守江必先守淮,合肥不临江,寿春却正好在淮河的中端。

    四百年来,这处城市历经风雨,看过多少金戈铁马,昔日王业尽埋黄土,唯剩雄城依在。

    自袁术领扬州牧以来,如今的寿春,已取代了历阳,成了扬州六郡九十二邑真正的政治中心。

    ......

    兴平二年五月,阳光明媚,和风徐徐,熏人欲醉。

    虽然从年初开始,同州的州牧和刺史履有交战,导致城门始终保持警戒状态,不过春耕秋收,扬州又为鱼米之乡,年有两收,夏季便成了“双抢”的季节,既有人忙着收割,又有人抓紧时间做好播种。

    故此,出入的百姓依然不少。

    乱世之中,最金贵的莫过粮食,一点儿不能浪费,所以此时的城门处尽管士卒监管,守卫极严,依然有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们排队进入。

    入城时要么两手空空,要么扛着一捆捆的稻穗。

    回城的则扛着农具,又或者拉着采集的野菜、马料儿。

    平日里也总会有骑着快马的士卒加入穿梭的队伍,一番横冲直撞,用马鞭和刀鞘硬生生挤出条通道。

    对着这等人,挨了打的百姓也只能自认倒霉,这类人是巡逻后返程的,要么是有军情回报的,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要怪,也只能怪自家没眼力劲儿,为何就没早点看到,老老实实地让道?

    而守门的士卒亦是见怪不怪,每逢此等景象总是哄然大笑,甚至会在检查百姓出入凭证的空闲,不忘大声招呼两句,想要从哨骑的口中得些消息,以做谈资。

    毕竟大家都听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