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99、王御寇在此(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9、王御寇在此(二) (第5/6页)

留驻河上。

    军报最后写道:“袁军探马频频,急欲逼近窥伺,狐疑之状,尽显无疑。然而雨大夜黑,他们不能从渔场处看透详情,小人猜度其会通报主营,一面制作木筏,调遣船只,一面派遣游骑,抄至城下,观我援军究竟。少校不可不防。”

    这一节,于禁有想过,自有对策。

    此时糜氏为首的民兵团已临时组建,他当即下令,命他引二百天军,并五百民兵、配给军服,集结西城门处。待城外游骑侦得袁军游骑到来,即从西门出。

    出城之后,径往河道行军。行军途中天军在外,民兵在内,不打旗帜,拉长队形,务必叫袁军探马看清楚出城人数。

    无论袁军探马有没有尾随,都不必回城,汇合古剑部之后,暂驻渔场。

    “停驻渔场?”糜令迟疑地道,“城中军马尽出,局面危急,于上校为何还要行这分兵险策?不如这些民兵还是留在城中,助将军一臂之力如何?”

    什么时候轮到你这厮插嘴了?

    于禁心中暗怒,不动底色地瞥了他眼,想到其背后的糜氏如今还是天军对外的唯一通路,勉强按捺住火气,只是道:“糜先生,吾自有筹划,你去做便是。”

    见他还是有些不情不愿,无奈之下,只得放地声音,对其附耳略说了片刻。

    下一刻,糜令立刻变色。

    他大吃一惊道:“此举....未免太过行险了吧?”

    见于禁面色骤然转冷,醒悟此言说出不妥,何况这般高喊,连忙拱手赔礼,顺便改口:“细细一想,倒也有可行之理。”

    他偷瞥了于禁眼,又补充了句:“少校行事,颇似天公将军啊,总是出人意表,老夫佩服。”

    糜令做了多少年的掌柜了,说到逢迎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