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132、大江歌罢掉头东(第二卷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2、大江歌罢掉头东(第二卷终) (第4/7页)

白了,除了主城之外,周围地方的兵卒极少。

    泰山郡却是完全不同,不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周边城池密布,更是每城都有一定兵力,是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关键的是,它是整个兖州北面通路,一旦拿下,通往徐州、青州的道路都等于被截断,祢衡毕竟只是个谋士,没考虑到战略层面,王政之前也疏忽了,此时却突然警醒。

    这样的地方,即便吕布未退,曹cao难道会坐视不理?

    这已经是战役层次的考量了。

    找不到解决办法,就先分析会出现的困难,于禁道:“正如将军所说。我军一出琅琊,必然惊动泰山。无论走东莞西进,还是发开阳北上,沿途必惊动各方,诸城守军亦不会轻易放行,纵使不主力来犯,单只沿途sao扰,对我军来讲,就是个大麻烦。”

    见众人皆都认可,于禁续道:“若是不sao扰,反倒更为麻烦!”

    王政面露凝重之色,他听出于禁的提醒。

    若是诸城闭门不出,任由天军一路畅通,直向奉高城下,自家的后方很有可能被其截断,然后碰见四方相应,八方来援的困境。

    到时候泰山郡拿不下不说,反倒自家有覆顶之灾!

    “所以末将认为,若要取泰山。”于禁正色道:“绝不可再如克彭城般,行冒进偷袭。”

    “必须稳打稳扎,沿途徐徐推进,克一地而进一城最为保险。”

    这时张饶也开口了:“于少校此言,固然稳妥,只是这般克一城而进一地,推进委实太慢。更有两个弊端。”

    毕竟当过渠帅,张饶也有一定眼光,指出于禁此计的问题:“一则我军养精蓄锐已有两月,本是求战心切,气势如虹,若是这般战线拉长,耗时日久,反损兵锋,士气。”

    “二则便是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