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翰詹大考 (第9/9页)
寿,六年前的大考又大多不尽人意。听闻卢荫溥六年前是二等,却因前列无缺可补,仅加了级,曹振镛因父亲时任尚书,不得参加大考,所以二人登科十年,却仍是与阮元同品的编修。 眼看试题已经发下,见题纸上所写,这日大考共有三题,分别是: 赋一篇:拟张衡天象赋。 诗一篇:赋得眼镜诗。 疏一篇:拟刘向请封陈汤甘延寿疏并陈今日同不同。 张衡之事,出于东汉,刘向陈汤之事,出于西汉,阮元精于史籍,这两件事自不算为难。只是以眼镜为名作诗,却别出心裁,眼镜之物,上古无有,自明时方从西洋传入,如何引眼镜入古诗,却要费一番心思。 这时,和珅当时那番告诫再一次出现在阮元脑海之中: “翰詹大考,皇上看的第一是文笔,故而不要多思多念,只需记住,顺遂皇上心意,总是没错的。至于其他,多看看近年诏敕,翰林中自有副本,切莫拂了皇上之意。” 又想起之前翰林中读书时,钱大昕曾向庶吉士们讲述地球之事,和珅意外进来,拿着自己的西洋进口眼镜炫耀了一番。最后还笑道:“不过话说起来,皇上他老人家,才是天纵英才,皇上来年,便是八十大寿了,可直至今日,仍是目力强健,不需多用这一片镜子呢。” 或许,从这个角度着手,会有意想不到的思路吧…… 阮元沉吟半晌,渐渐有了想法,便先从眼镜诗写起,很快,一首五言古诗已经作成,接下来是天象赋和刘向疏,待得三篇诗文全部完卷,却也已是夕阳西下了。 wap. /132/132110/30856910.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