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33节 (第5/7页)
莫非是?” “不错,正是赵知院。” “这可太好了,赵知院来咱们杭州了。” “是啊,早就听说赵知院乃是难得一见的青天,他来杭州,咱们杭州的那些赃污官吏,全都要被抓了。” “那是自然,我早就说了,赵知院秉公严明,是难得的……”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情绪激动,对于赵骏的夸赞溢于言表。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宋代的消息并不滞后。 至少大运河沿岸不滞后。 作为宋朝仅次于汴梁开封府的第二大商业城市,杭州在商业上的地位非常高。 因为杭州的商业往来不仅沟通汴梁以及整个江浙、淮南和山东,还有福建路、广东路这两个沿海地区。 在宋代,福建路的泉州,广东路的番禺、潮阳等地,都是外贸极为发达的地区。 中亚来的阿拉伯商人把货物运到这些地方,被本地商人买下,再由他们走海运送到杭州,最后从杭州发往全国。 所以不仅是后世现代江浙沪包邮,即便是在古代,江浙沪地区同样也是大宋在参与国际贸易当中的重要枢纽,可以说是宋朝外贸与内陆贸易的起点。 在这种情况下,汴梁与杭州之间的沟通交流就非常频繁。往来两地的商人会把二者之间的消息进行传输,以此来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 像孟承起之所以知道活字印刷术,就在于孟家与杭州有商业往来,杭州这边毕昇搞出发明之后,自然也传到了汴梁那边去。 因此赵骏去年在汴梁的所作所为,甚至他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