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44节 (第2/7页)

盛度、张士逊、蒋堂等人也只是看似中立,实际上还是愿意跟着赵骏走。

    另外各二三十多个部门尚书如杜衍、胡宿、李若谷等人只在本部门权大,在制定国家战略方面,他们也只能听从政制院的安排。

    这样一来基本上只要吕党和王党没有太大的反对意见,政策轻松能通过。

    事实上平日里赵骏在政制院的反对者主要是吕夷简,王曾只是偶尔有些他认为不妥之处才会提出异议。

    而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情况,赵骏说服了赵祯,吕夷简就没有一点办法阻挠,像考成法下,哪怕他儿子被抓了,赵骏一回来,他就得歇菜。

    因此现在朝廷上下文官集团大部分还是已经接受了改革后的新官制,在政制院的领导下,开始走向蓬勃发展的道路。

    生日过后,赵骏一边处理国事,一边开始让范仲淹准备釜底抽薪。

    从一月份开始,朝廷陆陆续续,以各种名义将军队当中的勋贵将门子弟抽离,或调回汴梁,或转为闲职。

    这其中就包括了葛怀敏(葛霸之子),许怀德(许均之子),折继闵(折御卿之孙),高继宣(高琼之子)等历史上在宋夏战争中比较出名的将领。

    宋初将门勋贵人数只有一二百人,但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到如今差不多有了三到四代,子孙早就成倍数增加,达数万人之众。

    几万人当中,实际在军中的人数倒是不多,有不少家族没落者,甚至已经沦为叫花子。

    比如《资治通鉴》记载,宋初名将曹翰在死后的三十年间,十个儿子迅速败光曹家的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