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0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00节 (第2/6页)

生活过,有些太过于想当然。虽然你批判乡绅、地主、宗族管理是封建糟粕,但至少在这个时代,有它存在的理由。”

    “那你说说吧。”

    赵骏并没有反驳,因为确实如范仲淹所说,他调研归调研,但并没有在古代农村生活。

    范仲淹解释了一下情况。

    很简单。

    古代农村其实是个比较封闭的社会,有它的一套基层运行逻辑。

    也就是乡绅、宗族和地主体系。

    范仲淹认为,生产力没有达到一定标准,就强行打破这套逻辑,让官府试图插手基层制度,最后造成的结果可能就非常危险。

    比如说通过农会确实限制了一定恶霸地主,但如果官府无法与农会达到亲密协作的地步,那么农会自治权利扩大的结果,就会是农会取代原有的乡绅、宗族和地主体系。

    听范仲淹这么一分析,赵骏也觉得自己考虑得有些失当。

    古代皇权社会就很难做到这样的地步,所以很容易造成农会失控。

    想到这里,赵骏便说道:“你说的是对的,也确实是我没有做好,不过改革嘛,本来就是一步一步完善,咱们先进行讨论,最后拿出一个总结章程来。”

    “我认为还是以吏治入手吧。”

    范仲淹提醒道:“吏治是根本,先整顿好全国官场和胥吏,才能够把之后的政令下达出去。”

    “嗯。”

    赵骏点点头道:“好,那这段时间咱们先商量好吏治,考成法不用我多说了吧。”

    “放心,我都已经完善过,各种考核制度,规章标准都已经做好。”

    “那就行,我提前帮你完善了官员改制,把官员的职权划分好,就是为了考成法,这样做好胥吏这方面的治理,官和吏便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