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50节 (第1/7页)

    在第一点上,赵骏告诉地方官府,灾难过后,既然晚稻不能种植,就正是青壮劳动力无所事事的时候,那还不如雇佣他们,让他们出力。

    朝廷出钱,让他们挖山地,开田土,引水渠,修池塘。这个办法叫做以工代赈,能快速恢复生产。

    至于第二点。

    赵骏表示,正常情况下,受灾地区朝廷会免收赋税,比如淮南地区已经两年免税。

    但这个免税程度一般是看受灾的严重大小来判断。

    淮南那次受灾地区达到十多个州,让数万人饿死,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数百万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会免税两年。

    可长沙这次只有潭州一州遭遇水患,大概二三十万人受到波及,淹死人数只有一千多人,至今还没有人饿死,不像淮南那次那么严重,朝廷不一定会免除赋税。

    即便免税,也是给无产的穷人免税。有产的地主,依旧要纳入税收名单里。

    所以如果你们做为地主,家大业大,抗风险能力远比穷人搞得多,在有限的能力下再出一份力气的话,朝廷会很欣慰于你们承担了一定国家责任,并且还会给予你们在赋税上的优待。

    地主们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似乎稳赚不赔,纷纷答应。

    主要还是免税太有吸引力。

    因为说是优待,其实就是一场交易。

    既我用免除赋税的方式,让你们出钱出力,换取物价稳定、加快灾后恢复建设。

    别看宋朝农业税不高,荆湖南路一年也就五十万贯不到的农业赋税,但苛捐杂税特别多。

    特别是针对地主们的苛捐杂税,那是把地主们往死里盘剥,导致宋代地主起义的次数也非常频繁。

    因此跟那敲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