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89节 (第3/7页)

关键的是将原本极为臃肿的三司拆解之后,机构虽然更多,部门虽然更庞大,却少了曾经职权互相重叠,互相影响的情况,大家各司其职,自己部门干自己部门的事情,反而显得轻松了许多。

    这就是部门减重的意义。

    唯一不满的,或许就只有新任财政部长程琳,以及教育部侍郎夏竦。

    特别是夏竦,他还以为自己能捞到个部长职务。

    但可惜政制院打压,上得不位。

    谁让他嘴贱呢?

    程琳是三司分权之后,原本堂堂计相变成了一个尚书,相当于原来分管度支的三司副使,让他怎么满意得起来?

    早朝以及之后也多次上书给赵祯反对,但可惜大势不可改。

    这次官场改制是闲散官员们的一场狂欢,满朝上下支持者占绝大多数,凭他一个人自然无法改变。

    于是就这样,整个景祐改制顺利完成。

    人员重新分配,机构精简,部门之间由政制院进行协同统一管理,远比曾经混乱的制度效率快得多。

    刑部那边加班加点,也已经把各部门章程做了出来,确定了职责制度。

    如财政部程琳是主要负责人,下面的分支机构,也由各司司务管辖,精准到个人。

    一系列的改制,让汴梁官场焕然一新,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当然。

    不管任何制度,效率主要还是人在做。

    如果官员懒政怠政,即便是确定了职责,明确了上下级,划分了责任制度,该效率低下还是得低下。

    所以这就要看政制院的魄力。

    至少目前摄于盐铁司的前车之鉴,又恰逢改制之后,新进来的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