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34节 (第3/7页)

    火器的原理其实不用说赵骏,宋人就知道,《武经总要》有记载。

    南宋发明的突火枪是枪械鼻祖不谈,北宋的震天雷,其实就是底部火药,一旦触发,通过爆炸将陶瓷碎片溅射出去。

    所以宋人很早就明白,可以利用火药爆炸产生的力量,推进一些东西,然后利用推进出去的破片伤人。

    但直到南宋才发明突火枪,而且枪管还是竹子,并不是后来明朝时期的铁器枪械。

    不是因为宋人不够聪明,而是材料不过关。

    北宋的铁器粗制滥造,即便精心打造的刀剑,在与敌人战斗的时候,也是脆得更纸一样,一个碰撞,很容易就被西夏和辽人的武器给打断。

    因此别说制造枪炮,就算是制造刀枪都比较勉强,自然也就不可能把枪炮发明出来。

    不过赵骏上台之后,狠抓铁器质量,虽然没有用焦炭炼铁,可直接弯道超车,在汴梁建设小型钢铁厂,制造质量更好的钢材出来。

    而这些钢材,首要供应的就是火器司。

    如此一来,火器司终于摒弃了造价昂贵的铜器,开始使用钢材制造大炮和枪械。

    在曾公亮的主持下,他发明了线膛枪,并且还是直接跳过火绳枪,用的是燧石,最远有效射出大概是400米,不过最佳射程是180米。

    枪膛用的模具,工匠先用钢铁打磨出一根约1.2厘米厚的钢柱,在钢柱上磨出凸出的波纹线,再在上面贴上隔热黏土,把钢柱放进套筒当中,最后将钢水灌入。

    如此就能得到一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