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59节 (第3/7页)
打光,财政赤字高居不下,汴梁的粮价从最初景祐的两三百文一石,一度打到庆历年间七八百,近千文一石。 眼下一来赵骏帮赵祯搞了不少钱,二来通过售卖国有资产累积了不少财产,三来还有越来越多存款的交子铺帮忙兜底。即便再打四五年,情况也不会像历史上那么糟糕。 可不管怎么样,看着每天花钱如流水的国库,百官们还是有些怕。毕竟手中有钱有粮,心里肯定不慌。现在这么多钱粮挥洒出去,自然让他们感到rou疼。 二是眼下西北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最早时期,边军就有约三十万众,刨除掉吃空饷,至少也有二十万。后来范仲淹与王德用带了两万人过去,最近两年,又陆陆续续调去了八万,明面上在册的边军就已经四十二万。 那么多军队在西北,而且又全都归范仲淹一个人统筹调动,哪怕他是个文官,对于兵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的恐惧,还是让文官集团们感到不安。 事实上这三年已经发生了太多让庞大的文官集团感到不安的事情。 首先是官员权力高度集中。 政制院成立之后,改革官制,导致原本混乱的官场秩序统一,权力高度集中在政制院,或者说赵骏吕夷简他们几个人手里,比以前的宰相权力大得太多。 百官们对宰相都敌意很大,更别说现在政制院堪比古之丞相,拥有全国范围的治理权,以及对所有官员的生杀大权。 所以不少官员对政制院颇有微词,那些御史和谏官没事就向皇帝提出取消政制院制度之类。 没引起满朝文武反对,还是因为政制院成立之后,又组建了很多新部门,把原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