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90节 (第7/7页)
大喜过望,连忙快马加鞭,派人把信送往汴梁。 而这个时候的开封,则依旧处于相当肃然的氛围当中。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三个月。 自从他们的那位知院大人慷慨激扬地说着要与敌人死战到底,刚开始全城百姓的热血上头也渐渐退去。 毕竟战争动员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收集粮草,然后送往前线。 在这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战争氛围下,汴梁的粮价日益上涨,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这不是通过什么强硬措施能改变的,必须要有相应的产能供应才行。 不然没粮食你怎么把粮食价格打下来? 所以汴梁百姓也是怨声载道,再加上又得继续花钱从日本进口硫磺,让国库花钱如流水,官员们也开始不乐意。 除此之外,还要开足马力造手榴弹、火炮,在本身就缺铜的情况下,铜炮比铁炮更安全,赵骏认为可以先造铜炮,积累经验,再开始铁炮制造。 可一门铜炮要花大概两千多斤铜。 以一贯钱重四到五宋斤来算,需要大概四五百贯钱,加上人工、炮弹等等,总成本必然在五百贯以上。 而明代同样两千多斤的铁炮成本却只需要二百两银子。 这对于财政必然是个负担。 不过赵骏却认为,省下三十万贯岁币,造他娘的六百门铜炮,不比每年给辽国岁币强得多? 因此坚决对日益高昂的军费开支表示大力支持。 只是这种坚持怕也顶不住太久。 还是那句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