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72节 (第7/7页)
白了。” 宋彩听到赵骏的话,认真说道:“明年年初,我就会带上大量的货物再次启程前往日本,到时候就按照知院说的办。” “你们现在去日本是走什么路线?” 赵骏问。 “走的南路。” “南路可不平静啊。” “那也没办法。” 当时日本来唐的路线有三条:北路是经朝鲜半岛西渡黄海,至登州上岸,再由青、济、汴州达于洛阳、长安。 南路是由日本直接跨海西行,至长江口岸及苏北沿海一带登陆,入扬州、楚州,通过邗沟和通济渠继续行船,经汴州、洛阳西达长安。 还有一条南岛路,是从日本横越东海,南下明州(今宁波)及浙江沿海登陆,溯钱塘江或浙东运河经越州(今绍兴)至杭州,由此经江南运河至扬州,再循邗沟、通济渠西去长安。 南岛路和南路两条线路都要经过大运河,而唐中期后,日本人来中国都是走南岛路或南路,沿大运河进入中国内地和京城。 只是这毕竟是跨海横渡,中间没有任何补给站,一旦遇到台风就非常危险。 所以据统计,从唐初到唐末,日本二百多年派的十九次遣唐使,能平安往返的几乎没有,前后沉船次数达到十二次,死难的使者数以千计。 连著名的阿倍仲麻吕都在一次归国途中遭遇海难,全船一百七十余人,只有他幸运的活下来,导致李白以为好朋友死了,作《哭晁卿衡》一诗纪念,可见当时日本与中国的渡海有多危险。 “为什么不走耽罗(济州岛)呢?” 赵骏又问。 “耽罗现在是高丽的属臣,他们与日本之间素来不合,自然不愿意让日本人靠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