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43节 (第1/7页)

    范仲淹替他解开了绳索,然后拉着山遇惟亮的手来到席上一起就坐,笑道:“将军来投,是拳拳心意,我大宋海纳百川,岂有不礼遇将军之理?手底下的人一时犯糊涂,还望将军勿怪才是。”

    一番表态让山遇惟亮心情舒畅许多,也笑道:“化外胡人仰慕中原风土,我也一直劝大王,中国地大兵多,关中富饶,环庆,鄜延据诸边险要,若此数路城池尽修攻守之备,我弓马之技无所施,牛羊之货无所售,一二年间必且坐困,不如安守藩臣,岁享赐遗之厚,国之福也,可惜啊……”

    说着他叹息了一声。

    范仲淹说道:“元昊妄自尊大,不恤下民,又不尊上意,将遭天谴之。将军豁达,能够弃暗投明,是上天在庇佑党项人。若元昊败亡,还是需要将军奋作,承担起复兴党项大业之任。”

    这就是又暗示山遇惟亮,如果李元昊真的称帝,将来大宋必然出兵,他会扶持山遇惟亮。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站在党项人的立场,山遇惟亮属于叛徒。

    但正所谓,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如果不是力量悬殊,谁又想当叛徒呢?

    所以听到范仲淹的话,山遇惟亮又是感激又是叹息道:“宋国能有范公镇守西北,真是大宋之幸,也是大夏之幸也。”

    “夏国能有将军这样识大体的人,也是夏国之幸。”

    当下范仲淹立即下令上酒,交杯换盏,气氛逐渐变得热络起来。

    酒席上山遇惟亮也把他为什么叛逃的原因说了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