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1384章 趁虚而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4章 趁虚而入 (第4/6页)

利益了。

    真正的历史上,倭人是更晚一些时候才进行的改革,那个时候是维新派把苏我氏干掉后,扶立新的天皇,然后全面推行改革,号称大化革新。

    而现在,苏我氏居然带头改革了,不得不说,历史有时让人啼笑皆非。

    可就算最大的地主皇室和苏我氏带头改革,下面的贵族豪强们也未必愿意啊。

    几十年前,物部氏当政,实行保守政策。而苏我氏眼界较开阔,一意改革,结果被物部氏阻拦,两大贵族开战,最终苏我氏赢了。苏我氏的族长苏我马子扶立自己的外甥女为推古天皇,积极实行改革。

    后来,仁德太子进一步提出改革计划,结果苏我氏却担心损害苏我家族利益而杀了圣德太子和他的儿子山背大兄皇子,另立天皇。

    可不到二十年,现在大唐的压力下,在地方的不稳下,苏我虾夷却又被迫开始带头改革。

    地方上的贵族和豪强们,可不是一个大名主一封委任状就能满足的。

    改革意味着旧有利益集团的损失,必然会有反对。

    不过张超挺乐于看于倭国的这种变化,他们乱起来才好。

    其实倭人的改革处处模仿大唐,比如班田制,就是过去大唐的均田制,甚至他们的班田农民,也是一样要负担租庸调的,但负责却比大唐的重。受田每段,交纳租稻两束两把。而调则还分为田调、户调、付调,庸为力役和代役纳物,部之,负担很重。

    就算部民过去为奴隶,可转为班田后的公民,日子并不会更好过,相反,负担还更重了。

    这有点类似于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