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 姓氏排行榜 (第2/5页)
唯独还是缺点声望,不是乡村里的民望,而是在士族里的名望。好歹张家现在也是士族的一份子了,这时刷点名声,总有好处的。没见山东士族五望七宗,就因为把持着学术,掌握着儒家经典解释权,因此就一直有道护身符在身。魏晋以来换了许多朝代,这些士族起起落落,可总是能够不倒,关键还是在于此啊。 张超也不打算去弄本什么论语注释什么的,但弄本启蒙的三字经总是可以的。只要cao作的好,一样也能出名啊。 马周对张超有点怀疑,但这怀疑也不确定。毕竟他在张家,亲眼见过张三郎有太多新奇的本事了,从做菜到医术,甚至弄出好用和复式计账法,新式账本,以及把并不好用的算板改良成了极好用的算术工具算盘,还有那珠算口诀,无一不是让他惊叹绝伦的。 还有上次张三郎做过的催妆诗、却扇诗,无不都是文采斐然。现在张三郎拿出了一本三字经,包含华夏的文学历史典故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看似简单的三字一句,可却能朗朗上口,读三字经,就能了解常识,了解传统的文学及历史故事,还能从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简单的一本书,却包括了仁义诚敬孝等。 仅翻看了一遍,马周甚至敢说,这本三字经,丝毫没有落于南朝时编纂的那本千字文。这本三字经,简直就能与千字文并列为启蒙的两大必读之书啊。 那四位请来的私塾先生也都震惊的目瞪口呆,他们完全没有料到,他们的新东家,居然还是一位文学造诣如此之深的大家啊。 “三郎请受我等一拜!” 四人都是三十来岁,读过十多年书,有点文墨,但又不太通庶务,到了京师想来闯荡,结果在长安做了长漂,混了许久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靠着经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