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5章 苏烈要反 (第4/5页)
结果耽误了当天要做的工作,给单位造成了数十万元的损失。而领导却只是轻描淡写的批评了几句而已,未做任何处罚。 于是,这位员工也觉得犯了错也无所谓,工作越发漫不经心,而其它的员工看了也纷纷效仿,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掉以轻心,大大小小的错误不断发生。 同样还是这个单位,一个做文秘的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外,还积极的一些主流媒体记者联系,宣传单位事迹,由此为单位化解了好几起危机,使单位树立了良好的形像。 单位领导本来准备给他五千元奖金,文件拟好了,却没了下文。据说是财务上资金紧张,于是领导便只好放放再说,随后不了了之。最后这位员工愤而辞职,其它员工也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人心涣散,各自天天混日子。结果,这个单位,自然很快就是一盘散沙的局面。 其实古人早就讲究赏罚分明,有功赏有过罚。 唐初的府兵,本质就是一群农兵,为何却能屡战屡胜,攻无不克呢?因为府兵制初期正是赏罚分明,能够及时的兑现军功。于是乎,府兵们为了军功为了勋赏甚至为了升官入仕,十分拼命。 而后来,不过几十年,府兵制却崩溃了,府兵再也不能打了。则是因为,朝廷不能兑现那些承诺的军功赏赐了,地主自耕农子弟争相当府兵,本就是为了军功赏赐为了入仕的途径,可后来,府兵戍边无轮替,一当好几年。 打了仗立了功也不能兑现田地钱财赏赐,甚至一般府兵子弟根本就无法晋升为军官。 渐渐的,地主自耕农子弟都纷纷想办法逃避当府兵,最后被征召进去的,都是些穷的办不起装备,又不强壮的人当府兵。这些人当了府兵,也成了混日子的兵油兵痞,府兵再也不能打了。 在张超代唐过程中,苏烈本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