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雨衣 (第4/6页)
防雨。但太笨重了,棕衣得编的很厚才能防水,一件蓑衣折起来都能装一大包了。 “蓑衣带不了,太不方便了。”老爹回道。 在外打仗,又不是去旅行,不管春夏秋冬,什么样的天气都会遇到。就算冬天雨雪,有时能避则避,不能避也只能淋着。 就好比道路泥泞,也得淌。 张超看着那笨重的蓑衣皱着眉头,若是有件轻便的雨衣就好了,这样既不增加负重,而且还能挡雨。 唐朝普通百姓除了蓑衣也没有别的雨衣能穿。 唐朝没有橡胶,但也还是可以做雨衣的,记得宋代就有人发明了用桐油和布作成的雨衣。 唐时有钱人穿裘衣,没钱人穿蓑衣,都能避雨雪,但都笨重,另外还有一种油衣。 宋代时普及开来的桐油布雨衣,隋朝时已经有了。史书记载,隋炀帝去打猎时,就有人进献雨衣,这种雨衣是用桐油浸黄绢后制成,色如琥珀,因此称为琥珀衫。 但这玩意很贵,普通人是穿不起的,还不耐用。 到宋代时,民间开始用黄油与麻布制作便宜的雨衣。 不对贵对张超来说不是问题,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老爹,我给你做几件琥珀衫带着。” 做琥珀衫首先得有桐油,在此时,桐油非常少见,但只要天下有的,长安城东西两市肯定就是有的。 张超当即骑马去长安,亲自把东西两遍跑了个遍,果然还是买到了桐油。 价格很贵,但张超价都没讲,直接给那店里的桐油来了个包圆,店里几百斤桐油全被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