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43章:各方震动,女真归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3章:各方震动,女真归降 (第4/6页)

女真”,生活中在后世黑龙江省宁安一带;“兀迪哈部”属于“东海女真”,生活在在后世的黑龙江省衣兰一带;

    “尼玛查部”属于“东海女真”,生活在后世俄罗斯境内阿穆尔斯克一带;“窝集部”属于“东海女真”,生活在后世俄罗斯境内希霍特山以东;“绥分部”属于“东海女真”,生活中在兴凯湖周边;“苦乌部”也属于“东海女真”,生活在后世俄罗斯境内的库页岛上。尽管这些女真人生活状态很原始,但并不妨碍其与外界交往。

    不过,后世也有人坚持认为东北“女真族”并没有八大部落,而只有三大部落而已,分别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这三大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也彼此征伐,但仍以“建州女真”的实力最强。

    早在元朝时期,“建州女真”的祖先原本居住在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地方,是“胡里改”(即“乌德盖人”)、“斡脱怜”二个“万户”的部族族民(部落成员),其蒙古酋长分别为“阿哈出”与“猛哥帖木儿”,后归附明朝。

    明朝嘉靖年间(西元1522年—西元1566年),“建州女真”的先民們分散聚居于辽东的东北边“建州卫”附近,即分布在明朝的“抚顺关”以东。與此同時,“海西女真”则散居于明朝的“开原城”以北的区域范围。

    当时,明朝在他们新的聚居地设置了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即“正统三年”设立“建州卫”,“正统五年”增设“建州左卫”,“正统七年”又增设“建州右卫”,任命各部首领为“土司”(土官),依照旧俗,各统其属。

    当然了,也有人说“建州女真”在“凡察”前也是“野人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