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国企之殇 (第3/5页)
批张年发的报告,直接打电话过来,训斥了张年发一顿。 你一年上缴二十万都做不到,竟敢狮子大开口问我要一百万?我还有许多亏损的分厂要养活,我上哪给你淘换一百万?你要我给你去抢银行吗?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胡闹! 张年发墨迹半天,分辩说,可以以总厂的名义向银行贷款嘛,我保证按期还清就是了。 袁佩华差点让张年发气笑了。总厂现在欠着银行的贷款早就过亿了,利息都还不上,还指望银行给你贷款,做梦吧你! 唯一的途径,就是向市里主管部门打报告,让他们设法找钱。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好项目啊! 结果就是,主管部门要厂里准备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生产可行性报告,小批量试验试产报告,等等一堆报告。然后,主管部门派工作组下来调研,对分厂还款能力进行评估等等一堆程序,通过了工作组这一关,还需要经过上级层层审批。 估计这一圈走下来,真正拿到资金,至少三年以后,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去他娘的吧!张年发彻底放弃了指望别人投钱的想法。可他依旧不死心,于是想到了直压的办法,让技术科设计模具。 当年张年发去南方,带着的就是刘万程,甚至直压的办法,也是张年发首先提出来的,刘万程还全程参与了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可惜的是,就在要有眉目的时候,分厂没了主要产品,支撑不下去,张年发被迫放弃了。 所以,对这套齿轮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