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2 台词创作 (第2/4页)
那么复杂,至少第一部故事都是相对简单的,更多需要做减法,就好像“解除好友”、“突袭”一样,在有限的人物、故事和框架之内将观众带入其中。 对于陆潜来说,创作两个剧本框架的工作量,并不算大,毕竟,真正繁琐的台词部分则由其他人来完成。 “游客”的剧本则不同,不仅因为陆潜需要独自完成整个故事的创作,也因为整部电影的基调就是不同的。 最初,陆潜认为创作剧本不是难事,“解除好友”第一部第二部,“突袭”、“人类清除计划”、“疾速追杀”,前前后后地,他也已经创作了五个剧本,“游客”也应该不是难事。 反正,在自己脑海里已经有剧本的框架和脉络了,只需要填补血rou就可以了。 然而,陆潜很快就发现,并非如此。 与商业电影最直接的区别就在于,艺术电影最终往往需要一个具有回味空间的内核,而放在“游客”项目上,陆潜需要对台词进行细细琢磨、对人物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甚至一句台词一个表现都需要寻找到脉络。 绝非易事。 观众观看电影的时候,故事梗概是可以复述的,但台词也能够通篇背诵吗? 显然不是。不要说通篇背诵了,恐怕三句对话以上的桥段就无法做到一字一句地完整复述。 但关键就在这里,台词是剧本的血rou,哪怕拥有一个“皮囊和骨架”,但如果不具备鲜活的血rou去填补完整,那么观众也还是无法感受到剧本的“灵魂”,而艺术电影所需要展示的,恰恰就是这个灵魂。 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