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家_351 一针见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1 一针见血 (第2/4页)

应该爆发就强行点燃;比如,缺少来龙去脉的衔接,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的转折到了就强行推动剧情。

    这些手段对于整个剧本架构、人物弧光、情感共鸣以及观影体验都是严重打击,所以观众们经常满头问号,“怎么就转折了”、“反派怎么就洗白了”、“问题怎么就解决了”、“故事怎么就发展到这里了”。

    以“变形金刚”为代表的爆米花电影也就演变成为没有逻辑的狂轰乱炸,于是也就诞生了一大批观众口中所谓“不需要带脑子观看的电影”。

    因为这些谴责和批判,以至于一批电影公司拼命强调自己的电影时长超过两个小时,故事更加充盈人物更加饱满,绝对不会为了模版而故意删除戏份,然后电影公司又陷入不断炫耀自己时长的变相竞争里。

    其实,很多商业电影的时长超过两个小时,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增加的镜头对叙事对人物都没有任何帮助,纯粹就是抖包袱抖机灵的段子,又或者是无效叙事的废镜头,也就是说,增加了时长却没有让剧本变得饱满充实,本质依旧是“九十分钟模板”的套路。

    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需要进一步展开。

    在这里,暂时回到“九十分钟模板”之上,重新回到侯晓川的导演工作。

    侯晓川担心叙事节奏的拖沓,也担心电影时长超过九十分钟,所以他习惯性地拍摄了一些重要镜头,但又在后期制作里剪掉了。

    其他人都看不出来,但陆潜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如果剪掉那个镜头之后,整个画面传递出来的流畅感就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