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0 两个问题 (第2/4页)
其实,对于动作演员来说,最大的困扰就是形象定格—— 从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Stallone)到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Schwarzenegger),从成龙到李连杰,从范-迪塞尔(Vin-Diesel)到道恩-强森(Dwayne-Johnson),全部都面临相同的问题。 凭借着一部动作电影闯荡出名号之后,形象就马上定格,在整个演员职业生涯里都很难很难打破桎梏。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动作演员后来都会尝试喜剧,打破自己的形象束缚。 当然,管舟也必然会面临相同的困扰,但幸运的是,管舟就如同一张白纸,任由陆潜在上面涂涂写写。 “突袭”展现出一个青涩特警的成长,“疾速追杀”则展现出一个隐退江湖杀手的被逼无奈,两个角色自身色彩的不同,将管舟身上不同侧面的气质放大,然后通过洪元和武打动作的设计,最终赋予管舟不同的形象。 而且,侯晓川的摄影风格、调度能力、剪辑水准都是得到认可的潜在大师,他成功地将管舟身上那种夹杂着残忍和天真的气质融入镜头里,这对于塑造男主角魅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陆潜没有任何意见需要补充,侯晓川确实宝刀未老,电影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突袭”的干净和凌厉,画面里几乎看不到血腥,却依旧能够感受到脊梁骨发凉的惊悚。 陆潜最喜欢的部分就在于,侯晓川将“疾速追杀”的拍摄城市安排在了朗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