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4 (第4/4页)
帮着朝廷瓦解临国,自然高官厚禄不尽,还把他沂州附近的家人都想办法接过来。 辛弃疾既不接话也不回避,只听完三四个文臣轮番上阵的一通说辞之后,才再度作揖询问道:“陛下可问的是制服临国之道?” “是。”赵构盯着他道:“你肯说实话吗?” 辛弃疾抬起头来,双眼清澈干净:“言无不尽。” —— 他的态度始终都非常配合,语气却带着微微的悲凉。 只是这种悲凉没有宋人能察觉。 “临国,是以科学和法理治国的。” 辛弃疾开口的时候,其他人的眼神都开始变得复杂而不信任。 “他们孩童从识字起就不读道德之书,而是学习科技之术、自然之律。” “也正因如此,无论是工匠技艺,还是国防武器,每一样的发展速度都非常的快,而且每个领域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宋代虽然风行从商,人们甚至不把做商人当成一桩丑事,可这不代表做工匠或者钻研这些奇yin技巧就是值得提倡的。 “宋国不说制胜临国,哪怕只是想收复河山、驱逐金贼,也应该开启民智、发展科技,让真正的物理之学、化工之学能够被体系化的传播和发展。” 辛弃疾说的是实话,可他自己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封建国家立国的根本,就在于至高无上的君权。 参政院也好、扬州或者整个临国也好,民主思想是占主流的,想要发展科技推动生产力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对于宋国而言,如果发展科技,萃取新的文明,就等同于在推动资产阶级的发展,叩开民主思潮的大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