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宋朝]苍穹之耀_分卷阅读25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3 (第1/4页)

    字和普通话,确定沟通方面不会有问题了,就开始进行系统化的cao作教导。

    这里的一批老师傅,是从扬州工业区里带出来的新城民,那些人虽然在临国只呆了两三年,如今也已经说话做事都老成娴熟了。

    人们眼睁睁的看着这小房子里就几十个人,偏偏能跟拿了个聚宝盆似的源源不断地造出各种好东西出来,这事情就是在茶馆里让说书先生讲也没人信啊!

    就那么细密的织锦,江南的绣娘手艺再好也得十几天一缎吧,这什么工场里竟然只用一天就可以了!

    还有各种五颜六色的书,书上全都画着画,听那特意买了书的孙秀才说,里头每一页的画都是上了颜色的,画的人都跟真的一模一样,这可不是奇了吗!

    这一个工坊就几十个人,怎么搞得好像雇了几百个画师,几百个绣娘一样?!

    底层的小老百姓们自然是各种法子的看个热闹,可那些个商人可就动了入股合营的心思了。

    技术没有,也给不了什么机器之类的,可股份制这个概念,他们现在几乎是个做生意的都在聊!

    毕竟是古代,宗族观念强,地区抱团的情况多,淮南淮北的,湖广一带的,几乎都有如同蜂巢一般分支复杂的信息网体系。

    当初宋国牵头召集巨贾和朝臣合资在三州建设不同的工业区,巨贾那边细碎地透了风声给下头的人,下头的人再想着法子再往下递消息,如今三企十业还没有建完整套体系,一群人削尖了脑袋都想来分一瓢油水。

    这要是几十年前,秦桧没死的时候,那估计就要横刀阔斧的开始割韭菜了,起码这些富商的钱能敲多少敲多少。

    事情发展到现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