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1 (第2/4页)
在的工业能力来说,造飞机的技术够但材料不够。 飞机的框架需要既轻又韧的铝合金等一系列航空材料,这不是随便哪个玻璃厂冶金厂能倒腾出来的东西。 眼下汽车产业刚发展不到一年,连国内的汽车都算勉强的在不断更新,造飞机确实起码还得再等个五六年。 “私人飞行器?”钱凡从前都是开惯轰炸机战斗机,对这东西确实不算了解:“类似喷气式背包的那种?” 辛弃疾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快步上前,把印着自己ID的U盘插进了演示器中。 画面上出现了一个类似喇叭的东西,前端是供人坐下的座椅,后端是巨大的螺旋桨。 这显然不是他创造出来的——而是自2010诞生雏形,到了2030年仍旧流行的新式交通工具,造价大概在七万元到十五万元。 柳恣抬头望着PPT上的不同型号飞行器图纸,心想自己读大学的时候为了玩这玩意,差点把腿给摔断 ——虽然苟活到现在还是给弄折了,但问题不大。 “这种飞行器在现代,一般是用来解决交通问题,”辛弃疾一面演示简化之后的制造流程和技术要求,一面结合实际的解释道:“但对于古人而言,如果没有接受过科学教育,突然看到一群人出现在天空之中,并且给出一定的威慑,足以等同于神迹再现。” 就像在西方人面前将红海一分为二一样。 钱凡神情复杂的看了他半天。 他的这个古代朋友现在已经能非常熟练的谈论古今之事了,有点违和又好像非常顺理成章。 “你的意思是,我们不大规模轰炸打击,而是用这种……科技震慑的法子?”旁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