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宋朝]苍穹之耀_分卷阅读3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0 (第1/4页)

    两行香樟树的长路,视野逐渐平坦开阔。

    有六七个如同迷你车一般的单人飞行器停在路面上,看起来极为轻巧。

    在辛弃疾的参与,以及多位专家的联合设计下,他们把所有多余元素都摒除了,只把功能放大到了极致。

    减震平衡气压的装置都尽可能做的小而精,cao作杆类似直升机。

    有单螺旋桨和双螺旋桨设计,承重情况下大概可以在时速八十公里的情况飞行约两个小时,同时最高升空六百米,因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并不能承受更高的压强——

    实际上,能飞到两百米高就已经足够安全了。

    “我们试过了配置机枪和□□的点射训练,”钱凡出现在不远处,同样脊梁笔直而脚步稳健:“虽然比不上蚊子直升机,但无论飞行速度还是承重效果都已经很令人满意了。”

    柳恣仰头看着天空中的机阵,慢慢道:“大概培养多少人?”

    “两班,六十人,战斗功能也有,但更多的是震慑意义。”

    这样的飞行器是远远不及现代战争里的大多数飞机的。

    可他们拥有的优势是,这里的古代没有什么高空建筑,而且对空能力颇弱。

    宋代早已有百步穿杨之说,在钱凡的带领下,他们也在战争和平日里多次估测过相关的火力。

    最优秀的弓,有效射击距离也最高不超过120米。

    他们用电脑进行了弹道模拟和动能估算,末端能量最高不超过原动能的78%。

    更何况,一般情况下的两兵相接是平射,不会太多被重力影响。

    可如果是地面的军队射击高空的飞行器了,那么就是抛射了。

    在高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