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7 (第3/4页)
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冀州牧韩馥等等,鲍信不过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卒子而已,地位远远不及。 可就是这么一个鲍信,哪知道转眼之间,他竟然招至了两万兵马,七千骑兵,另有运送辎重粮草的车辆五千余。 此次桥瑁发动移书,各地军阀响应,鲍信便以“济北相”的身份,带兵参加了这次响应,积极来到酸枣,欲与众人会盟。 为何是以“济北相”的身份参加会盟? 因为说到底,其实鲍信,并非是名正言顺的济北相,他乃是一名骑都尉,离开雒阳之后,自行回乡征兵,因着其他军阀都有头衔,他无有头衔,便自封了一个济北相,以这个头衔征兵反抗董卓。 虽鲍信的地位不高,可不言不语之间,竟然征兵两万,可以说是相当厉害的壮举了。 鲍信刚一抵达酸枣,便有许多从前看他不起的人,前去拜会鲍信,一时间忙的根本找不到北。 曹cao身为鲍信的“老友”,听说鲍信来了,甚是欢喜,毕竟这许多军阀之中,鲍信乃是曹cao真正的好友,并非什么酒rou朋友。 昔日里在雒阳,旁人都当曹cao是个没有真本事的纨绔,只会飞鹰走狗顽女人,但鲍信不同,鲍信可以慧眼识珠,便说天下大乱只有曹cao能够拨乱扶正,十分看重曹cao的才华。 于是一来二去,曹cao和鲍信就成了知交。 鲍信一到酸枣,曹cao便立刻知晓了,想要前去拜会鲍信。 众人以为,鲍信毕竟是带着军队来的,所以曹cao一人之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