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8 (第1/4页)
帮忙的义子张奉,两个人手脚麻利的给百姓盛粥,而夏侯惇力气大,则是扛着青铜的容器来来回回的打粥,看似不费吹灰之力一般。 袁绍一看这场面,没成想竟然有这么多百姓云集在这里,这粥场极其壮观。 有许多百姓并不是难民,也不是来吃粥的,而是争相的自发来帮忙,还有带了自己家中多余的吃食,布匹,亦或是日用等等,来接济难民的。 要知道这个年代,百姓的普遍学历太低,文化水平也低,因此懂得的道理和知识也就少,并不明白什么“深明大义”“赤胆忠心”这些大道理。 因此十分便宜东汉统治者们治理,也方便他们导向舆论。 但同时拥有极大的弊端,那就是百姓的“性恶”心理。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婴孩呱呱落地,人性自然是善良的,没有哪个小孩子天生就会勾心斗角。 可在面临饥饿、痛苦、嫉妒、疾病等等困难的时候,人形的恶意也就滋生了出来,难民们不知道礼节,异子而食,理所应当的抢夺旁人钱财,可怜的同时也十分可恨。 袁绍深切的明白这个道理,而眼下呢? 眼下的百姓们竟然拿出自己富裕的吃食,舍给没饭吃的难民,拿出自己多余的布匹,给无有衣衫敝体的难民缝衣纳鞋,这简直就是骇人听闻的事情! 关键这些百姓,也不像是做样子。 百姓们围拢着张让,虽有其他舍粥的队伍,不过大多数百姓还是站在张让的队伍后面,依次有序的等待舍粥,就是想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