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1,敏锐的试探 (第6/7页)
故,所以他并不介意向塔列朗亲王抛出橄榄枝。 既然塔列朗可以和奥尔良家族做交易,为什么就不能和波拿巴家族私通款曲呢?想必在这位老人心中,这两边谁都无所谓,只要能够给他更高的权位就行。 艾格隆甚至觉得,塔列朗很乐于看到有另外一家门路可以投奔,因为这样他反而可以“待价而沽”了。 而从艾格隆自己的角度来看呢? 如果他真的抢夺到了法国的政权,他也恰好需要这样一个人,一个在外交场上被所有人熟悉,而且“德高望重”、能力众所周知的老面孔,来为他的事业涂脂抹粉,让外界承认他对法兰西的统治。 奥尔良家族虽然是反贼,但是他毕竟是波旁王室的旁支后裔,抢夺长支的王位还具有一定的“合法性”,至少列强更加容易接受。 而波拿巴家族则不一样了,它并没有什么悠久的历史和血统,而且离它的覆灭才十几年,人们完全还记得帝国当时给外界带来的那些血流成河的灾难。 在理论上,艾格隆比起奥尔良家族来,更需要一位外交老手来说服外国人,新的波拿巴王朝并不意味着灾难,自己是一个有理智、而且愿意在现有的国际框架当中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天天想着复仇。 艾格隆其实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国际列强当中,奥地利是最不会反对波拿巴家族重登皇位的(他的外公对此无所谓,而卡尔大公说不定还很高兴女儿当了皇后),而英国的态度则比较暧昧,需要尽力争取——英国与其说反感帝国,倒不如说单纯仇恨拿破仑这个人,他们当年甚至就曾经接受拿破仑自己退位传位给儿子的提议。 而且英国人出了名的不讲感情只讲利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