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学分制 (第5/10页)
新一批的商队即将在北风起后从泉州和广州口岸下南洋,这段时间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 说起来,北上高丽、日本的商队也会趁着北风开始返回。 翻开文件浏览着,朱塬一边对薛戍道:“今冬之前,大明沿海渔户,愿意并入营海司的流民散户,还有一些想要转向从事渔业生产的普通民户,以及相关产业的匠户,等等,都会完成入籍录档,今后由营海司统筹进行渔业生产,这些百姓将得到足够的生活保障。那么,你说说,莪断了谁的生计?” 营海司的管辖范围不知不觉在扩大,这也是老朱点头后的结果。 曾经历史上,老朱开创明朝,延续了元朝的户籍分类政策,特别是军户世袭,在朱塬看来,这绝对是最糟粕的制度。这次营海司的户口统计,还有即将到来各类户籍都能参加的科举,算是朱塬持续游说之后对曾经发生历史的一种大幅扭转。 朱塬坚持最基本的一个道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完全被切断与周边交流的水塘,只会逐渐沦为一个死气沉沉的臭水坑。 薛戍无法领会朱塬这番回答幕后的特别意涵,只是专注自己今日的目的:“翰林,还有诸多拥有船只又不愿入籍营海司的百姓,他们在农闲之余,也需靠捕鱼补贴生计。” 朱塬用钢笔在其中一份‘铁锅’项目上标了下,随口道:“那就继续呗,大海那么大,他们若只是捕鱼自用,营海司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 薛戍愣住。 这…… 这么不专业的吗? 你这么说,还让我怎么接? 朱塬见薛戍好一会儿不说话,抬头瞄了他一眼,再次低头,把文书翻了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