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_第125章: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克 (第4/7页)

,朱塬就去找第二份战报,严格来说也不算战报,因为没打起来。

    正是西线。

    朱塬是知道老朱安排的,破了大都,拿下山西,接下来是打算休整的,没有立刻再进兵的计划。作势把常遇春打发去陕西,也只是某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可以想见,北方那边的事情结束,西边,老朱也会适时喊停。

    只是没想到,大家都低估了‘常十万’对陕西各部的压迫力。

    常遇春刚刚带兵出潼关,早前从潼关退守长安的前元银青光禄大夫、邠国公、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太子詹事兼知四川等处行枢密院事、招讨使李思齐……降了!

    这其实也不意外,

    破了大都,一举铲除了元室的根基,周边各个军镇本就失去了法理上的正当性,老朱要求被封为‘归命侯’的至正帝向各处军镇写信的同时,也照例在非常积极地进行招降。

    再者,山西一战,常遇春一路攻掠如火,其中发生了什么,那怕史书上注定会轻轻一笔带过,但,该知道的人,肯定也会知道。

    既然打不过,与其兵败身死,不如主动投降,这样还能保全富贵。

    老朱在这件事上的信誉还是很好的。

    于是,常遇春带着十余万大军,兵不血刃地进驻长安,轻松接管了李思齐各部同样的十余万大军。

    李思齐投降后,同样盘踞陕西拥兵自重与李思齐还有所攻伐的前元陕西行省左丞张良弼,又名张思道,同样率军投降。

    这份不算军报的军报最后还提及,张良弼、张良臣兄弟投降后,明军已经前往接管庆阳。

    相关的描述里,还有人用红笔特意圈画了一下。

    朱塬知道,这肯定是老朱的手笔。

    朱塬也明白为何。

    庆阳之战,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