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_第094章:砣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4章:砣机 (第6/8页)

这年代的砂轮是直接用各种材质的石料雕刻打磨而成,也是耗时耗力。

    这是首先要改的。

    而且,不需要花费太多心思,记忆里,各种砂轮可都见过。

    朱塬很快提出了一个方案,用线切使用的解玉砂,人工制作砂轮,也就是后来司空见惯的打磨切片。

    找来工匠参谋一番,又经过多次试验,成品很快出炉。

    材料是细砂、鱼胶和纱布。

    细砂是玉石工匠常用的解玉砂。

    解玉砂,不是专门的某种砂石,而是‘解玉’用的细砂。

    那句话怎么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解玉砂的材料,就是可以攻玉的石头,这年代普遍的主要是两种,石榴石和刚玉。

    再就是鱼胶。

    就地取材。

    最后,纱布,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这是器械局的一个匠人提出的意见。说来有趣,灵感来自于女人们做鞋时在墙上糊的鞋底胚子,朱塬还特意找到看过,然后,依稀也搜罗到一些相关的记忆。

    大概是女人们做鞋的时候,用面糊将破布糊在墙上,干燥后的硬胚剪裁一番,可以用来纳鞋底。

    本来很软的布料,做成鞋底胚子就变得很硬。

    再说砂轮,如果只是细砂和鱼胶,做成砂轮,会很脆,中间加一层纱布,等于加了一层骨头。

    缺点是,这种砂轮不能进窑烧制,只能低温烘烤。

    因此比较耗时间,硬度也差了一些。

    朱塬已经在让匠人们改进工艺,通过窑烧制作硬度更高同时还要有一定弹性不会轻易折断的砂轮切片。

    当下,暂时凑合。

    再就是砣机。

    传统的砣机,打磨时的转动,是通过绳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