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5章:不齐整了 (第1/9页)
十五日那天一番坦言,一方面,朱塬确实感念老朱真把自己当亲人对待,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考量,并非冲动。 还是掐准了老朱的性格。 顾念亲人,以及,赏罚分明。 对亲人有多好,历史记载太多,不必赘言。 至于后者,或许旁观者第一想到的就是,功臣都被杀光了,这也叫赏罚分明? 朱塬还是某个观点。 那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晚年所有天真期待都幻灭后的无奈疯狂之举,以及,其间还夹杂了太多表层之下的东西。 远远不是那简简单单一句‘狡兔死,走狗烹’能形容的。 幻灭之前,老朱心里是有一杆秤的。 你做了多少,我就给你多少。 这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里一干勋贵的俸禄数字就可见一斑,比如同样的公爵,排名第一的李善长年俸4000石,第二的徐达,却有5000石,因为老朱觉得徐达功劳更大。 还有侯爵,更是分了好几阶。 再说朱塬。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做了多少,老朱看得很清楚。 朱家自個儿的子孙,能力很强,而且是一个实干派,可以说,每一点都完全契合老朱对人才兼心腹的期待。再加上朱塬这么一番开诚布公,掏心掏肺,啧……今后谁还能动得了朱翰林分毫呢? 老祖和远孙两个相互感动完,随后两天路程中,又一起进入了实用主义状态。 曾经后世大量史料都记载了老朱习惯性阐述一个观点,他自己从没想过能当上这个皇帝。事实也是如此,因此,真的当上之后,老朱其实是很困惑的,历朝历代,那么多的王朝反反复复,你来我往,他不希望重蹈覆辙,于是,兢兢业业几十年的同时,老朱也一直在摸索尝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