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人事考虑 (第5/8页)
实更多一些,比如,广州和泉州对应的两座大岛,必须重点经营起来。 毕竟南边不如明州。 昌国诸岛向外绵延两百余里,对于这个年代而言,等于提供了诸多天然的港岸,最大程度保障渔民安全。而且,舟山渔场本身又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渔场,再加上朱塬的亲自经营,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全。 福建和广东,朱塬不怎么熟悉,但相对来说,想要开展大规模海捕,近海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就只能发展远海捕捞。 这还不是几百年后的远海捕捞。 当下,离开海岸两三百里,就已经算是远海。 巧合的是,那两座大岛,恰好就在相应的位置上,以这个年代的生产力水准,只要把两座大岛经营起来,只是沿岛屿周边发展海捕,就足够有相当可观的收获。 再说明州。 朱塬的接班人有三个,刘琏、姚封和方礼。 因为海运和海捕的成功,朱塬月初时已经替他们向老朱请功,并且申请重新设置了营海司的官职。 三人都晋升了两级。 各自从之前正五品的营海司郎中,提升到新设的正四品营海司佥事,品级与知府相当,只差了吴良和胡惟庸一级。 接下来,就是朱塬离开后,谁来主事的问题。 朱塬私下斟酌的结果是姚封。 原因很简单,和山东那边兼领营海副使的和淮一样,都是‘技术官僚’。 这方面,勤奋好学又很乐意接受各种新式学问的刘琏其实并不差,也愿意知行合一,不过,刘琏过于刚直的性格,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