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章 绣春刀当戒尺,嘿,真是个天才 (第3/4页)
做生意’,说一遍。” 学子吞吞吐吐:“地来砍——卖雷——” 钱烈闲用绣春刀的刀背“啪”猛拍了下书案:“快说!” 陆绎心疼的都快哭了:那是皇上御赐给我的绣春刀啊!你这么个拍法别给拍断了! 钱烈闲拿刀当戒尺吓唬人的法子还挺管用。 学子情急之下,竟利利索索的说出了:“地来砍卖雷滴屎看滴落!” 何心隐压低声音:“王爷,可否借一步说话?” 朱栽圳跟何心隐出得学堂,来到了一个亭子里。 何心隐道:“王爷,请恕臣直言。您把这么一帮绿林好汉弄进知行书院,恐怕有辱师道。” 何心隐如今已是景川王詹事府的赞善。故而自称为“臣”。 朱栽圳笑道:“何先生是阳明先生的传人,怎么也在意起这个来了?岂不闻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卫灵公》又有言‘有教无类’。在我看来,这个‘教’字指得不光是教别人,还有受教之意。 《孟子》曰,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我又没指望钱烈闲那些人能像孙叔敖、百里奚一样当令尹、当大夫。 他们能够把自己会的弗朗机话全都教给学子们便是了。 一句话——英雄不问出处,何况老师?” 朱栽圳引经据典,字字在理。 何心隐这个自诩善于辩经的大儒竟无法反驳。他想了想,说:“王爷说的对!是臣浅薄了!” 朱栽圳道:“好了。我先回总督衙门去。书院的事你多费心。” 朱栽圳基本解决了没有翻译的问题。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外省的戚继光、俞大猷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