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偌大的阻力 (第3/4页)
首辅。 他花了九年的时间排除异己,任用己人。几乎成为了“相父”、“摄相”。天下文官皆张党! 有了广泛的政治基础,他才敢推行一条鞭法。 而朱载圳呢?兵权是在他手里。京官系统也慑于太子的强势,名义上臣服于他。 可地方官僚系统,却根本不是他的人! 知行书院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到各地为官,人数只有几百人而已。且大都担任的是八品、九品的小官。 朱载圳问张居正:“cao之过急?怎么讲?” 张居正意味深长的说:“步子迈得太大了。” 想当初朱载圳主张实行贡赠之策时曾说过“步子迈太大,咔,容易扯着蛋”。张居正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就连朱载圳在朝中挖掘的第一个心腹王国光都站出来反对:“禀太子。臣认为,铸造新银币,让白银广泛流通民间是对的。 除此之外,一条鞭法也好,分税制也好,高薪养官也好,皆暂不可行。” 就连海瑞都蹦了出来。 海瑞拱手:“禀太子,您太高看天下的地方官了!涨了四倍的官俸,他们该贪还是会去贪!他们根本看不上四倍官俸。 因为他们现在能拿到四十倍的官俸,几百倍的官俸! 都说在江南富庶之地做三年一任知府,卸任时顶不济也能弄十万两银子。这并不是夸大。 正四品知府三年的官俸,不过是四百多两银子。卸任时那二百五十倍官俸的银子是从哪儿来的? 无非是贪墨得来的。 高薪养官,不仅不会澄清吏治,反而会加重朝廷的财政负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