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6章 国丈杨俊民 (第2/4页)
“让军医好好给谢尔盖治伤。治好伤之后,严加审问。朕要知道沙俄高层的一切状况。” 远德二年冬,朱载圳自燕然山启程,南下河套草原。 当大军进入长城以南的大同镇,已是远德三年的春夏之交。 山西巡抚杨俊民、布政使王世贞、总兵戴林来到大同,迎接圣驾。 国丈杨俊民现在还是大明的顺德侯。三十七岁的他正是做事的好年岁。他在山西任上励精图治,颇有政绩。 朝野都说,顺德侯的前程不会在他父亲杨博老尚书之下。 大同行辕。 朱载圳给杨俊民赐了座。 杨俊民拿出了一个章程,一条一条的开始汇报各项新政的推行状况。 “皇上,山西各府、县,已经严格贯彻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一年半时间了。百姓的负担减少了。 士绅们们虽多缴了税赋。但因河套大量购买晋粮,导致粮价上涨,士绅们的收入反而提高了。用皇上的话说,这叫良性循环。士绅越有钱,交的税就越多。” 在朱载圳眼里,士绅阶层曾经是大明的敌人。 朱载圳要做的,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将敌人变成朋友。 因为士绅阶层是消灭不了的。他自诩不是后世的某位伟人。那位伟人是华夏五千年来的唯一。 如果朱载圳要消灭士绅阶层,很可能会变成第二个王莽。 一句话,只要老老实实交税,别兼并穷苦百姓的土地。朱载圳并不仇视士绅。 朱载圳满意的点了点头。 杨俊民继续汇报道:“按照皇上您所定《警政章程》。山西建立了警政厅、各府建立了警政局、各县建立的警政分局、各乡建立了警政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