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6章 登船队,冲锋 (第1/4页)
朱载圳花了两刻功夫,在寝殿的榻上跟何芳晴仔细研究了前套、后套的方略。顺便为朱明皇族开枝散叶的伟大事业尽了一份力量。 事罢,朱载圳躺在榻上,问:“铭儿呢?最近怎么没见你带铭儿?” 朱载圳的大胖儿子朱翊铭已经九个月了。 何芳晴道:“父皇喜欢铭儿喜欢的紧。最近一个月,每天上晌都让黄锦把铭儿抱到永寿宫玩耍。 臣妾这个亲娘都抱不上手。” 朱载圳道:“隔辈亲呐,百姓家是这样,皇家一样是这样。对了,你刚才所说的方略,跟我想到一起去了。 杨博在甘肃最大的功绩就是广筑屯堡。若不是那七座屯堡,嘉峪关到甘州的广袤土地恐怕早就被土鲁番蚕食掉了。 打河套易,守河套难。筑屯堡是上上之策。 你上的那个方略折子,我迟早是会施行的。不过对外臣们不能说是太子妃提出的方略。” 何芳晴道:“明白。太子是怕官员们说闲话,嘲笑东宫这边牝鸡司晨。其实,臣妾觉得这很不公平......” 朱载圳在另一个世界很讨厌女拳。他不想跟何芳晴讨论这件事,赶紧转移话题:“啊对了。你父亲办知行书院办得不错。 书院培养出的第一批青年学子,如今已经到六部担任实习官了。等我收复河套归来,就升他做国子监祭酒。” 实习官制度是朱载圳在吏部施行的一项官制改革。 知行书院的优秀学子毕业后,分派到六部、地方做实习官。实习官无职无品。但在两年实习期满后,可以授予七到九品官职。 何芳晴闻言道:“臣妾代父亲谢太子。” 朱载圳一个虎扑,抱住了何芳晴:“怎么谢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